下陆法院:构建矛盾化解三道“过滤网

2024-08-29 14:42
来源: 黄石市下陆区人民法院
    浏览: 473

近日,一起涉两企业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案在下陆区人民法院立案时被该院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截拦,双方通过诉前调解仅用一个小时解纷。双方当事人感慨:“太快了,太快了!我们以为起码要打上几个月的官司,仅用这么短的时间就解决了,像到超市购物一样。”这就是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给当事人解纷带来的好处。

此小切口改革不仅为老百姓减少诉讼负累,也使法院不断攀升的案件数量开始下降。今年上半年,该院收立案共计2648件,去年同期立案数为2747件,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99件。

该院矛盾纠纷化解三道“过滤网”就是按照“纠纷解决分层递进”思路,通过诉前化解、立案调解、简案速裁和繁案精审,将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审前环节,快速有效解决纠纷,最大限度方便当事人诉讼


诉前调解化纠纷 省时省心省钱


“第一道”诉前调解,就是在登记立案前,根据纠纷性质和当事人的意愿进行合理分流,积极引导和鼓励当事人依法选择调解、协调或和解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对家事纠纷、相邻关系、小额债务、劳动纠纷、消费者权益、交通事故等适宜先行调解的案件,实行调解程序前置。同时,在立案部门组建以员额法官为核心,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为主体的立案调解团队,从事诉前调解指导、立案调解工作。

下陆区人民法院审判楼内共有6间调解室作为调解工作室和服务窗口,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纠纷。2023年全年,该院诉前委派各类调解组织的案件758件,调解成功271件,成功率为35.75%。今年上半年委派各类诉前调解共计997件,调解成功275件,其中司法确认160件,诉前调书7件,转速裁调解17件,案结事了91件。

矛盾纠纷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实施后,加大了企业纠纷、金融纠纷案件的诉前调解力度,类似银行信用卡纠纷、企业合同纠纷案等事实清楚的案件大多选择采取诉前调解方式化解,通过诉前调解化解成功的案件比之前增加了30余件。


图片


8月28日,下陆区人民法院联合下陆区工商业联合会在下陆区人民法院、新下陆街道办事处设立了两个民营经济纠纷调解工作室,推动“专业调解+司法确认”、“绿色通道+诉讼保全”,有效促进商事纠纷的有序分流和高效化解。湖北某广告装饰公司起诉陈某支付差欠货款10410元,黄石某贸易公司起诉湖北某工程公司支付差欠货款21600元,上述两起买卖合同纠纷到下陆区人民法院后,下陆区人民法院立即启动调裁分流三级过滤机制,由程序分流员分别对两案当事人进行诉讼指导,释明诉讼常识、诉讼风险,同时告知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的优势,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当事人当即表示同意诉前调解,下陆区人民法院随即将两案委派至民营经济纠纷调解工作室进行诉前调解,经调解员调解,双方协商一致,两案买方都承诺下个月即付清拖欠货款,两案很快达成调解协议,并向下陆区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协议效力,两案纠纷都在几天内就在诉前得以圆满化解。


探索“法院+”新模式 当场兑现解民忧


下陆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法院+”多元化解工作新模式,借助多方力量,合力在源头化解矛盾纠纷。2023年9月,下陆区人民法院运用“支持起诉+法律援助+法院+工会+司法确认”模式,与区检察院、区工会、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动发力,成功化解3起大学生讨薪案件,并对成功达成的调解协议当场进行司法确认,通过法律途径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纠纷得以圆满化解。今年6月,下陆区人民法院与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随后,下陆区人民法院联合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启动“法院+工会+人社”多元解纷机制,打开维权绿色通道,首次合力开展调解,成功化解5起年逾六旬保洁阿姨讨薪案件,并对达成的调解协议当场进行司法确认,纠纷得以圆满解决。今年2月至7月,下陆区人民法院又运用“法院+工会”模式陆续化解30余起职工讨薪案件,让职工的权益得以保障,企业也得到喘息和生存空间。上述模式推行后,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已有部分当事人请求通过多元纠纷解决方式化解纠纷。


图片



推行诉前鉴定 为诉前调解“加速度”


为推进诉源治理,助力繁简分流、便捷高效解决矛盾提供“加速度”,下陆区人民法院于2024年6月制定出台《诉前鉴定与诉前调解衔接工作办法(试行)》,创新运用“诉前鉴定+诉前调解”工作机制,高效化解疑难的诉前调解案件,为诉前调解“加速度”。该办法出台实施后,下陆区人民法院首次运用“诉前鉴定+诉前调解”新模式使一起纠结半年多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在月余时间内得以化解,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解决在诉前,解纷效率大大提高,双方当事人均称赞“省时省钱又省心”,诉前鉴定工作效能开始展现。


图片


简案速裁 繁案精审 以简化多


对于立案登记后的案件,除法律规定不能调解或不适合调解的,先进行“第二道”立案调解,由速裁团队进行,调解成功的,根据情况以调解或裁定准予撤诉等方式结案。下陆区人民法院立案速裁一、二团队从2023年以来,案件调撤率均达62%以上。如,速裁法官秉持全过程调解的理念,于庭前、庭后多次组织调解,通过协调第三方加入诉讼提供担保的方式,巧妙促成两企业之间就货款纠纷达成一致,化解僵局,双方握手言和,原告主动申请解封被告公司银行账户,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图片


对于立案调解不成的,通过制定明确的案件繁简分流甄别规则,实行简案速裁、繁案精审,达到以简化多的目标。下陆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小额诉讼、督促程序、类型化处理、示范诉讼的作用,缩短办案周期,提高司法效率,减轻群众诉累。针对类型化案件,推行要素式审判;对简单案件推行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简式裁判文书,简化说理;推行民商事案件试行示范性裁判,通过依法释明引导、科学选取案件、推动裁判统一、延伸审判效果来审理示范性裁判案件,努力实现“审理一件,化解一片”。如,下陆区人民法院物业巡回法庭于2023年6月、8月、12月先后前往新星社区、康宁园社区、铜花社区针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现场开庭审理和宣判,强化审判效果,扩大司法影响力,促进物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下陆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坚持快审快结速裁案件,忠实履行审判职责。下陆区人民法院立案速裁一、二团队从2023年以来,平均结案时间为22天左右,无一件发回、改判案件。他们坚持以实质化解矛盾纠纷为办案理念,积极开展案件调解,案件审理质效较好。比如,为充分发挥诉前保全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的作用,速裁法官按照“诉前保全+庭前调解”的思路,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快速化解陈某诉伍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又如,王某起诉龚某某、葛某两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面对情绪激动的原告、态度消极的被告,速裁法官不气馁、不放弃,多次与双方耐心沟通,积极建立调解基础,最终通过线上平台调解成功,结案后当事人送上锦旗对法官主动、细致的工作表达谢意。



“五情”速递 广角解纷






下陆区委高度重视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今年4月,区委常委会研究制定《关于提升社情民意和矛盾纠纷处置质效的工作措施》,由区委政法委依托区综治中心枢纽优势,将社情、访情、警情、案情、舆情各平台信息资源全部整合到区综治中心网格平台,由综治中心一家集中统计使用,并形成“研、交、办、督、结”闭环管理机制,促进矛盾纠纷化解。下陆区人民法院依托区“五情”研判处置资源聚合优势,加强府院联动,借助多方力量开展诉源治理工作,积极整理分析收立案信息向区委政法委报送,特别是对群体性纠纷、家事纠纷、邻里纠纷、有信访风险纠纷等容易引发舆情或尖锐矛盾的纠纷进行详细信息报送。同时,定期分析审判执行工作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报送区委。区委及区委政法委根据区法院报送的相关情况,及时将有关矛盾纠纷交相关部门化解,取得较好效果。今年1-6月,全区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265件,调解成功1293件,调解成功率达99.8%。区法院依托区“五情”研判处置,使许多纠纷在萌芽时期及时得到化解,尤其是一批又一批人数众多的物业纠纷案得到化解,成效显著。


图片